今天58教育小编整理了上海海洋大学和长春大学哪个好?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海洋大学和长春大学哪个好?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
2010-01-07 来源:中国校友会网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类型 总分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综合声誉
236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农林 1.03 0.97 1.04 0.99
542 长春大学 吉林 综合 0.02 0 0.04 0
其实两者没什么可比性.因为学校的办学类型不一样,你看看他们各自的简介吧,从中选出对你有优势的学科.
上海海洋大学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经
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原为农业部部属高校,2000年起由农业部与上海市共建,属地管理。学校的校训是“勤朴忠实”。
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教育体系完备,学科门类众多,农、理、工、经、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有 水产与生命学院、
海洋科学学院、食品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8个专业学院,有我校与澳大利亚合作办学的爱恩学院,还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人
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拥有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分院和农业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和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点,4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10个高职专业。
目前,学校拥有普通本专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1140余人;全校在职教职工1040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34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90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71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15名,具有硕士学位人员371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并拥有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亚洲水产学会主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骨干师资队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6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设施齐备。拥有教育部水产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生生物病源库和制冷检测中心和上海市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如中美(SFU-NOAA)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研究中心、淡水渔加工利用研究室等;拥有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及7个校级研究中心,并建有上海海洋大学农业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国鱼文化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及中国鱼文化博物馆,有国内外闻名的鱼类研究室、标本室和亚洲最大的专业鲸馆,同时学校在全国各地有5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图书馆藏有以水产、海洋、食品为特色的图书、电子书籍120万册。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并建设了为我国水产行业服务的“中国水产网”网站平台。由学校承办的《水产学报》、主办的《上海海洋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水产学报》获第一、二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学校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挂靠单位。
“十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有50余项,国内首创和先进水平有8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成果奖40多项,获省部级奖50多项,取得专利30多项。我校在环境保护、物种保护、遗传育种、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产养殖、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以及多个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与国外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长期参与中美海洋生物资源合作计划,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渔业信息中心、亚洲水产学会、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目前有临港新城校区、杨浦区军工路校区、杨浦区民星路校区三个校区,并在上海市南汇区和浙江省象山县建有2个科研教学基地。根据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学校主体搬迁至上海临港新城办学,学校占地面积约1600余亩,规划建设面积58.6万平方米。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促进海洋、水产、食品产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学校提出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争取到2012年,建校一百周年时,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农、理、工、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科研教学并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及我国海洋、水产、食品等方面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长春大学简介
长春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这里曾是1938年伪满洲国最高学府长春建国大学的校址。1946年建国大学、新京医科大学、新京工业大学、中央师道学院、新京大同学院、新京女子师道大学、国立新京法政大学、新京畜产兽医大学、大同学院等14所“满洲国”大学合并组建国立长春大学,是当时全国32所国立大学之一。其中建国大学于1937年建国大学创建;新京医科大学前身是1928年吉林省立医学校,1930年停止招生,1932年复校,1937年吉林省立医学校更名新京医学校,1938年新京医学校升格为新京医科大学,1942年奉天
药剂师养成所并入新京医科大学。新京工业大学前身是1937年建校的新京工矿技术员养成所,后新京工矿技术员养成所更名国立新京工矿技术院,1940年国立新京工矿技术院升格为新京工业大学;中央师道学院前身是教员讲习所,1938年教员讲习所更名中央师道训练所,1944年中央师道训练所升格为中央师道学院;新京大同学院前身是1932年“満州国”自治指导部,1932年満州国自治指导部升格为新京大同学院;新京女子师道大学建立于1940年;国立新京法政大学前身是1934年“満州国”司法部
法学校,1939年学校升格为国立新京法政大学;新京畜产兽医大学建立于1940年。上述诸校合并以后,于1948年接收了1947年创建的私立东北中正大学。国立长春大学以长春原满洲国部分高等院校和原满洲国政府的一些宿舍作为校舍,十分分散。它下设文、理、法、医、农、工6个学院,23个系,1个专修科。由于东北战局的恶化,国立长春大学校长黄如今于1948年策划迁校北平而未果,学校最终解体。其文、理、法三个学院后来并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医学院分离出来,后并入解放军军医大学(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农学院并入沈阳农学院(今沈阳农业大学);工学院并入沈阳工学院(今东北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国立长春大学农学院(部分资源)改建为长春工业
会计统计专门学校,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1954年国家院系调整时,改为长春工业计划
经济学校,隶属中央重工业部。1958年学校下放吉林省,改为长春冶金专科学校。1960年将吉林工业大学矿冶系划归长春冶金专科学校,组建吉林矿冶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1983年改为吉林
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长春大学。

下面这些学校 帮我选择一个
桂林理工大学原来就是本科,只是刚更名为大学而已,要说那个专业比较好,还是地质类的,都在资源与
环境科学系,也就是更名后的地球科学学院。
【学校概况】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理工大学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际风景
旅游名城——桂林。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部委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广西共建。学校共分屏风、雁山和南宁三个校区。现占地面积1700多亩,校舍面积6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0多人,教授129人,副教授336人。有各类在校学生27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
学校现设有地球科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
生物工程学院、土木与
建筑工程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体育教学部、民族基础教学部等19个学院(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以开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
桂林理工大学校门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35个硕士点(涉及专业方向140个,所有本科专业均可以报考本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55个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有“
地质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材料学”、“
环境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市政工程”、“
旅游管理”等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
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地质工程中心”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应用电化学新技术”、“信息与制造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和“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共2个);有国家本科精品课程4门(广西共11门),广西精品课程18门;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高校共7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优质专业17个。学校于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高校中较早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并被列入自治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立项建设(建设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学校培养的人才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而倍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名列广西高校前茅,并被北京、上海列为毕业生进京、进沪正式就业资格的广西3所高校之一。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10多万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许多人目前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300多项,年科研经费5760多万元,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学校先后与国内80多个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英国明多
萨克斯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日本熊本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多伦多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格理菲斯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南邦国际技术大学,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河内旅游学院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院校签订了交流协议和合作科研协议。1995年起我校与英国皇家宝石协会联合办学,在我校设立FGA教育培训中心和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考试考点,参加我校培训的学员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名列世界各考点第一,受到国际珠宝界的高度评价。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独树一帜;素质教育成效卓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团体总分排位居全国进入终审决赛高校的第32、18、20、19、20和18位,连续六届比赛总分名列广西高校第一,连续五届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从第七届开始连续被确定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广西唯一发起单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
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同时,学校为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绿色大学”。近几年来,连年获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桂林理工大学将继续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办学实力】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目前广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
基础
地质学、测量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
资源勘查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资源勘查工程教学团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立项建设工程研究中心(1个,目前广西区高校仅两个)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研究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4个)
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实验室、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实验室、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
应用电化学新技术实验室、信息与与制造实验室。
广西重点学科(4门)
材料学、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
信息技术、环境工程。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3门)
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旅游管理。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基础地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管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精品课程(18门)
统计学、遥感地质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学、C语言程序设计、宝石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线性代数、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基础地质学。
【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学科】(立项建设中)
授权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
支撑学科:
应用化学、检测技术与
自动化装置、企业管理学。
【硕士学位学科】(35个)
1986年:矿产普查与勘探
1993年: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000年:构造地质学 、分析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材料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学
2003年:
地球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地图制图学与地理
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地质工程、企业管理学
2005年:产业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外国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结构工程、
化学工艺、环境科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
【本科专业】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勘查技术与工程(水工)、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资源环境与
城乡规划、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2008级)、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岩土、道桥方向)、
建筑学、城市规划、
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
金属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电化学)、 应用化学、生物工程(2007级)、
生物技术(2008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2007级)、
网络工程(2009年新增)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2007级)、
人力资源管理(2007级)、
会计学、
电子商务(2008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07级)、
物流管理(2009年新增)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景观学、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007级)
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数理学院: 统计学、
应用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管理、
广告学、
社会工作(2007级)、
音乐学(2009年新增)
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
动画
【桂工精神】
【桂工精神的表述】:
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桂工精神的提出】:
1997年6月,原国家教委专家组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体桂工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以高昂奋进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顺利地通过了评估。当时的桂工人给原国家教委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组在评估反馈会上高度评价桂工人的这种精神,并称之为"桂工精神"。为此,1998年3月,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刘积夫同志在教代会上对"桂工精神"从具体内容上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桂工的发展建设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甘人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全院上下一盘棋的协作精神;把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及不等不靠、不怕苦不畏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此后,"桂工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2004年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再次对"桂工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将"桂工精神"写进了评估意见。
学校校训】
现在我有两间大学可以选择,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哪个好?
58教育网(https://www.58baoxia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现在我有两间大学可以选择,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哪个好?的相关内容。
1、药物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医药行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俗话说 “人吃五谷,孰能无病”,人类产生至今,始终为自身的生存、繁衍而抵御着疾病。从医学意义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疾病斗争的历史,药则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锐利武器。由于
药学学科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从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71.88岁。然而,据统计,人类患有各类疾病上万种,目前能够治疗的不足三分之一,癌症、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一大批重大疾病都缺乏根治的良药。人类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停止,对药物的要求就不满足,药物是人类永恒的需求。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药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多种学科的交汇中心,是众多高新技术的用武之地,是经济的强劲增长点。人类对高质量药物不断增长的需求,促使医药产业一直持续高速发展。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医药企业占据13席,医药企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整个产业的平均利润率;2009年金融风暴横扫全球,许多行业遭受重创,但是医药行业仍然呈现着蓬勃发展的势头。各国政府都将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扶持和发展,医药行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医药行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
人病得药而愈,人才得学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2008年,国务院组织“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成为国家促进药学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药学学科的发展将日新月异,社会对各类药学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投身于崇高的药学事业,弘扬神农伟业,建树万事之功,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发展而奋斗,必并将成为更多优秀学子的选择。
2.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2009年,全国共有1020万学生报名参加高考,招生计划626万人,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计划仅33.8万人。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生源,校风端正,学风优良。
3.中国药科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全国共有各类高等院校1800余所,其中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112所。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
4.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生研究生,半个世纪以来,精研学术,哺育英华,探索精进,厚积薄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精英;目前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可在23个专业招生博士后科研人员。
5.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
上个世纪初,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面对薄弱无力的民族制药工业和缺医少药的中华百姓,有识之士振臂高呼要求加强药学教育与药品生产。正是肩负着中华民族医药强国的这一使命,1936年,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应运而生。建校以来,中国药科大学经两朝风雨、历七十余寒暑,秉承“精业济群”的校训精神,存心以仁,任事以成,兴药为民,荣校报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熔铸成独特的治校品格,走出了一条“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特色兴校之路,成为了中国高等药学教育的奠基人和领路人。
6.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等药学院校
学校是教育部最早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留学生、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也是接受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先后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还同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为世界57个国家培养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学校还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圣约瑟夫大学开展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多所院校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7. 中国药科大学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药学院校
学校地处南京市,现有2个校区:玄武门校区和江宁校区,占地2638亩。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2627人,图书馆藏书124.98万册。下辖10个院部系,设有5个专科(高职)专业,20个本科专业,29个硕士点,24个博士点,药学、
中药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学科专业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品牌专业3个、建设点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2个、建设点4个。围绕“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的学科及专业设置覆盖了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应用、服务、监管等人才培养全部领域。培养的人才履行着“创好药、造好药、用好药、管好药”的神圣使命。
8.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界公认办学水平最高的高等药学院校
我校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领头羊”,始终引领着中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我校一级学科“药学”位列全国第一。2001年,2005年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是江苏省唯一连续两次获此殊荣的高校。
学校
药学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中国药科大学
1
88
北京大学
2
83
沈阳药科大学
办学70余年来,共培养了4万多名高层次的药学专门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他们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50周年,中央政府邀请了100位海外杰出华人到天安门城楼观礼,其中有3位中国药科大学杰出校友。
9. 中国药科大学是就业率持续在教育部直属和江苏省高校名列前茅的重点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作风严谨、富有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药科大学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供需比保持在1:5。多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蝉联江苏省高校榜首,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多次获得“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毕业生就业层次高,毕业生大部分成为政府卫生药监部门、药检系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三甲医院、大型制药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就业区域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
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份
总就业率(%)
研究生就业率(%)
本科生就业率(%)
专科就业率(%)
2006
99.38
100
99.93
98.36
2007
99.56
100
99.80
98.14
2008
99.72
100
99.87
98.33
10.中国药科大学是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出国率持续在江苏省名列前茅的重点大学
我校每年都有1/3的毕业生考研升学和出国,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白皮书统计2008年我校本科生考研升学和出国率为38.17%,名列江苏省第二。
58教育网以上就是上海海洋大学和长春大学哪个好?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58教育。更多相关文章关注58教育网:
www.58baoxia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